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财税系于2020年7月成立由原财政系与税收系合并而成,下辖财政学、税收学两个专业,财政学专业为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、税收学专业为首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。财政学专业始建于1979年是云南省最早建立的财政学本科专业,税收学专业始建于1987年,也是云南省最早建立的税收学专业。财政学(含:税收学)专业2000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,税收学专业2010年全国首批获得税务硕土专业学位授权点,财政学专业2013年获应用经济学博士学位授权点,2014年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并获应用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,2015年招收博士后,2019年财政学专业获批建设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、税收学专业获批建设省级一流本科专业,是云南省唯一的“本科-硕士-博士-博士后”全覆盖的财税人才培养单位,已成为省内一流、西南领先、全国有影响的本科品牌专业。
财税系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。现有专职教师31名,教授11名、副教授14名,高职比例达80.5%,博士生导师4名、博士后6人,博士研究生学历教师18名、占58.1%。现拥有国家“万人计划”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、中宣部文化名家暨“四个一批”人才、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、享受“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”专家、国家“万人计划”青年拔尖人才、云南省首批“云岭学者”、兴滇英才云岭学者、云南省师德标兵、云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、云南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业技术人才、享受“云南省政府特殊津贴”专家、云南省万人计划“青年拔尖人才”、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、兴滇英才青年人才等一批国家级、省级优秀教师。2023年,财税系“地方财政与公共治理教师团队”获批第三批“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”。
财税学专业积极探索财政学育人要素与创新资源的协同机制,教学改革与质量提升等方面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。2021年,财政学专业“财政学政产学研协同育人机制创新与实践研究”项目成功入选教育部首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;2022年,“西部地区财政学专业虚拟教研室”入选教育部首批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;团队先后完成省级教学改革项目、一流本科课程建设项目、研究生课程建设、博硕导师团队项目等共计20余项;先后获得云南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、二等奖3项。
财税专业研究特色显著、紧跟学科发展趋势,形成了以高水平课题为引领,高水平研究平台为支撑的科研发展特点。财政学专业教师团队已经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、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等20余项国家级课题、30余项省部级纵向课题、100余项财政部、财政厅等政府部门横向课题;在《经济研究》《管理世界》《财贸经济》等高水平期刊上发表的100余篇论文现有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个,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2个,云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2个,云南省重点培育新型智库1个,与云南省财政厅、云南省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共同组建研究中心、基地3个。
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财政学、税收学专业发展既关注国内学科发展趋势,突出学科交叉与融合,又聚焦边疆、民族、贫困等地区治理特点与云南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需要,逐渐建设成为办学层次齐全、学科专业特色鲜明,规模、结构、质量、效益协调发展的区域特色专业,在全国地方财经院校中形成了鲜明的发展特色。
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公共管理系于2023年成立,由原行政管理系和公共事业与社会保障系合并。目前,公共管理系辖行政管理、公共事业管理、劳动与社会保障三个本科专业。劳动与社会保障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,行政管理为云南省级一流本科专业。行政管理、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于2003年开始招收本科生,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于2004年开始招收本科生,2011年获批公共管理一级学科硕士点。
公共管理系师资队伍结构合理、师资力量雄厚。目前,专任教师26人,其中教授5人,副教授12人,具有高级职称比例65.38%,博士学位19人,占比73.08%。具有海外访学经历5名,拥有“兴滇英才支持计划”青年人才2名。
公共管理系立足云南建设发展的“三个定位”,瞄准“边疆、民族、山区、美丽”的省情特征,在“公共组织与公共政策”“公共服务与基层社会治理”“社会保障”等领域取得较好科研成果产出。系内教师先后主持国家级、省部级科研项目40余项,在《人民日报》《中国行政管理》《电子政务》《上海行政学院学报》等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200余篇,10多份政策咨询报告被省部级以上领导批示采纳。
公共管理系坚持“三全育人”理念,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坚持学科交叉融合的建设路线,在教学育人方面取得一系列成果。《公共政策》入选云南省一流本科课程,先后立项完成省级、校级教学改革项目、一流本科课程建设项目、研究生课程建设、博硕导师团队项目等10余项。获得全国公共管理优秀论文2篇。10余项自主开发案例入选中国专业学位案例库,获得中国研究生公共管理案例大赛二等奖2项、三等奖5项。